丽水乡村小学“一校一特色”工程:30所学校打造非遗传承课堂,弘扬传统文化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,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。在浙江省丽水市,一项名为“一校一特色”的乡村小学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旨在通过30所乡村小学打造非遗传承课堂,让更多孩子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为了让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,丽水市教育局联合文化部门,启动了“一校一特色”工程。该工程旨在通过挖掘乡村小学的特色资源,将非遗文化融入学校教育,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了解、喜爱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据悉,此次工程共选取了30所乡村小学,涵盖了丽水市各个县(市、区)。这些学校在传承非遗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,如畲族文化、古村落文化、民间艺术等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,学校们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课堂。
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一所乡村小学为例,该校以畲族文化为特色,将畲族歌谣、畲族舞蹈、畲族银饰 *** 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。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学习畲族语言、了解畲族历史,亲手 *** 畲族银饰,感受畲族文化的魅力。通过这样的学习,孩子们不仅增进了对畲族文化的了解,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
在云和县的另一所乡村小学,学校以木偶戏为特色,将木偶戏表演、木偶 *** 等技艺传授给孩子们。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学会了木偶的 *** 技巧,并亲自上台表演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,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木偶戏的表演技巧,为传承这一民间艺术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此外,丽水市还鼓励乡村小学开展非遗文化研学旅行活动,让孩子们走出校园,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。在研学旅行中,孩子们参观了非遗传承基地、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,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。
“一校一特色”工程自实施以来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到了非遗文化,还激发了乡村小学的办学活力。许多乡村小学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,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,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。
展望未来,丽水市将继续深入推进“一校一特色”工程,让更多乡村小学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基地。同时,丽水市还将加大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,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文化,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
总之,丽水市乡村小学“一校一特色”工程:30所学校打造非遗传承课堂,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、传承非遗文化的平台,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这些乡村小学在传承非遗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