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宁畲族歌舞走进中央民大,成为艺术类高考选修科目,传承与创新共舞
近年来,我国各地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,特别是在教育领域,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,成为了一项重要举措。近日,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与中央民族大学(以下简称“中央民大”)携手合作,将畲族歌舞纳入艺术类高考选修科目,这不仅是对畲族文化的传承,更是对民族艺术教育的创新。
景宁畲族自治县,位于浙江省西南部,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。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,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。畲族歌舞作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此次景宁与中央民大的合作,旨在将畲族歌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全国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畲族文化。
据了解,畲族歌舞课程将作为艺术类高考选修科目,在中央民大开设。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畲族音乐、舞蹈、服饰、民俗等方面的知识,旨在培养学生对畲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,提高学生的民族艺术素养。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畲族歌舞的基本知识和技巧,同时,还将组织学生参加畲族文化体验活动,让学生深入了解畲族的历史、民俗和生活方式。
此次合作,对于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一方面,通过将畲族歌舞纳入高考选修科目,有助于提高畲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畲族文化。另一方面,畲族歌舞课程的开设,有助于培养一批具有民族艺术素养的人才,为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此外,景宁与中央民大的合作,也是对民族艺术教育的创新。在传统艺术教育中,往往注重技能的培养,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传承。此次合作,将畲族歌舞与高考选修科目相结合,既注重技能的培养,又强调文化内涵的传承,为民族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在实施过程中,景宁与中央民大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,共同推进畲族歌舞课程的建设。景宁方面将提供畲族歌舞教学资源,包括教师、教材、场地等;中央民大则负责课程设计、教学实施和师资培训等工作。双方将共同努力,确保畲族歌舞课程的质量和效果。
总之,景宁畲族自治县与中央民大的合作,将畲族歌舞纳入艺术类高考选修科目,是对畲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探索。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,畲族歌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,为我国民族艺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。